后發國家發展道路

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歐美國家依托于工業化帶來的強大物質生產力塑造了以它們為主導的世界秩序。200多年后的今天,所有的后發國家都必須在這一秩序下尋找出路,或者推進工業化,在全球分工體系中爭取一個有利的位置,或者放棄工業化,成為西方工業體系的附庸。今天,帶著對一種新型的、開放共贏的世界秩序的構想,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要“走出去”、要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密切的合作與對話,首先要理解“一帶一路”沿線諸多后發國家的發展道路與發展理念。這要求我們超越原有區域研究的局限,深入到各國的經濟、社會、制度語境中去理解它們各自的現代化道路選擇。為此,本期封面選題“后發國家發展道路”聚焦于后發國家現代化的曲折歷程,試圖呈現各國如何在自己既有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探索應對現代化的挑戰。面對當前世界秩序的急遽動蕩,在整體上反思后發國家的發展道路,也是為迎接未來可能的變動做知識和理論上的準備。

“印度制造”的雙重困境——印度工業化的曲折道路

毛克疾

作為非洲道路的民主發展型國家——埃塞俄比亞的啟示

周瑾艷

國族與部族:印度尼西亞的雙軌認同

孫云霄

從貨幣政策看巴西工業化升級的失敗

王? ?飛

智利模式:制度建設與經濟騰飛

蘆思姮

 

亞洲思想

一直以來,在全球化的格局中,亞洲、東歐、非洲、拉美等地區都在尋找各自追趕或突圍的道路。在當前世界秩序的極度不穩定期,重新省思世界格局的可能性,也就需要從不同文明中積極吸取各種思想資源—尤其是不同文明在現代化展開過程中基于自身民族傳統對于現代進程的思考。鑒于此,本刊將聚焦于過去被歐美主流現代思想所遮蔽的不同文明對于現代思想的探索,特設系列專欄。

建構世界史敘事的主體性

小島潔

 

治理現代化

本刊于2019年4月刊推出了“治理現代化”封面選題。正如我們在編者按中所指出的:在世界的世紀性分岔路口,在中國治理政治往何處去的問題上,我們必須考察中國治理機制,洞察中國治理趨勢,提煉中國治理規律,反思和重建世界治理政治學。本刊認為,對于中國治理規律的討論與治理趨勢的研究,對于處于世界經濟秩序結構性轉型過程中的中國而言意義深遠。因此,本刊接續著上一期封面選題,特設“治理現代化”專欄,以期豐富對于中國治理體系的深入討論,拓展中國政治學的研究領域。

五年規劃:一種國家目標治理體制

鄢一龍

 

技術革命與社會變遷

21世紀以來,伴隨一系列數據積累和技術突破、金融和國家資本的大規模支持,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新興技術,正走到一個融合貫通進而重塑社會的關口。新興科技的蓬勃發展,不僅在倫理層面對人類社會構成挑戰,還在日益顛覆人類社會現有的組織、生產和生活形態。為此,本刊設立“技術革命與社會變遷”專欄,探討技術變遷對人類社會變遷的復雜影響。

“機器換人”的兩種模式及其社會影響

許 ? 怡 ? ? 許 ? 輝

反思生命技術的倫理挑戰

陳自富

 

社會結構變遷

金融危機影響下的農民工回流:特征、機制和趨勢

張世勇 王山珊

 

焦 ? 點

新聞專業主義的迷思

趙月枝

 

學術評論

亨廷頓:一個現實主義的保守主義者

歐樹軍

 

世界觀

新媒介,新政治?——英國脫歐背后的技術風險與資本博弈

左 ?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