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和2010年,中國開發銀行(CDB)對巴西,厄瓜多爾、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及委內瑞拉的能源公司和政府實體擴展信貸額度共計近650億美元。該貸款由獲自按市場價格銷售給中國國有石油公司的石油收入作擔保。在這樣一個眾多公司由于現金流問題而不得不取消或推遲在能源方面發展的時期內,國開行的貸款表現出以下特征:能源擔保貸款(EBLs)、高金額(高達206億美元)、長期性(最多20年)、短時間內發生(不到兩年時間)。

自2000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已參與了中國最引人注目的跨國交易,包括為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融資以收購英-澳礦業巨頭力拓9%的股份,給中國電信公司華為技術以及中興通訊的全球擴張提供資金。

許多外國觀察家對中國的國有能源和礦業公司的國際并購和收購有所質疑,國家開發銀行的以能源為后盾的貸款也使質疑者產生了同樣的疑問:這類交易在何種程度上是受中國政府的戰略利益所驅使?在何種程度上則由中國企業的商業利益所驅使?一方面,國家開發銀行是一家國有獨資銀行,其任務是推動中國的國家利益。當前來講,這些利益包括支持“走出去”戰略,以及確保中國能源安全。此外,國家開發銀行的董事長以及十多年來的領導者陳元是一個具有相當程度自主性的金融家和企業家。他已把國家開發銀行這家政策性銀行建設為最具活力和最為成功的中國金融機構。

國家開發銀行是中國政府戰略與中國企業的商業利益之間的一個紐帶,因為它所提供的支持跨境交易的融資把國家政策與商業活動聯系到了一起。國家開發銀行的以能源為后盾的貸款是政府和企業之間協調的結果,不過協調并非自上而下的決策的代名詞。提供給巴西和俄羅斯能源公司的貸款證明,同時推進國家和商業利益的跨境交易可以源自任何涉及這類事務的行為者。國家開發銀行開拓了與巴西的交易,而國務院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則處理了與俄羅斯的交易。?? ?

每個所涉及的國有企業都有包括盈利能力在內的自身利益要去追求。對于國家開發銀行而言尤其如此,該行在推進包括對于盈利能力的長期承諾、看重與政府合作方面有著良好記錄。以能源為后盾的貸款并不只為推動政府獲取能源的機會,它同樣意在支持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及多樣化中國的外匯儲備。這些貸款還推動了國家開發銀行增加盈利、擴大海外業務組合以及保護在中國銀行體系中的地位的議程。此外,這些貸款也與中國國家石油公司擴大其國際勘探和生產投資組合的戰略優先做法相符。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研究中心2011年3月報告